媒体视点

首页 / 媒体视点 / 正文

2014年9月26日《三峡都市报》报道我校女大学生杨雪琴带着爷爷弟弟上学的事迹

日期:2014年10月30日 00:00 作者:谭武斌 关注:

女大学生杨雪琴带着爷爷弟弟上学

父母在外打工,她将两人从丰都接到万州,一边照顾一边学习

“同学们要半年才能回家一次,我可以天天‘回家’。”昨天,大学生杨雪琴谈到将爷爷和弟弟接来和她一起居住时,笑容满面地说道。杨雪琴,丰都人,今年24岁,就读于环球360会员登录,两年前,因为父母要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年迈的爷爷和年幼的弟弟无人照顾。杨雪琴说服了母亲,将爷爷和弟弟接到了万州,一边完成学业一边照顾爷爷和弟弟。

想接爷爷弟弟一起生活

为了供养两个孩子和父母,杨雪琴的父母选择了外出打工。每次离家,杨雪琴的父母都会叮嘱姐弟俩:“在家里要听爷爷、奶奶的话,好好读书。”杨雪琴和弟弟的大多数时间都是跟爷爷奶奶一起度过的,对爷爷奶奶有很深的感情,也一直秉持着尊老爱幼的习惯。

杨雪琴还记得自己刚上大学时,爷爷奶奶拉着她的手,说不出地担忧:“路上要注意安全,到学校了要照顾好自己……”

父母外出打工,弟弟寄宿在学校,平日家里就爷爷和奶奶,十分孤单,周末的时候,弟弟回家才让家里多一些欢乐。不幸的是,2012年,奶奶突然离世,剩下爷爷一人形单影只。同时,因爷爷的溺爱,弟弟的成绩也不理想,每次考试成绩都在及格线边缘。

在奶奶去世后的半年时间里,妈妈没有外出打工,在家照顾爷爷和弟弟。

尽管妈妈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爷孙俩,但是爷爷仍然显得很孤独,而弟弟的成绩也没有起色。

想起以前姐弟俩在爷爷、奶奶的关怀下成长,在爷爷奶奶面前肆意地撒娇,杨雪琴跟妈妈提出把爷爷和弟弟接到自己上学的地方一起生活。妈妈竭力反对:“你自己都还是个孩子,啷个照顾他们?你弟弟上学怎么办?你还要上学,又哪儿来的时间去照顾他们?”

用自己的行动说服母亲

妈妈没有答应杨雪琴的要求,但回到学校的杨雪琴时常牵挂着爷爷和弟弟,想要把爷爷和弟弟接到万州来的想法始终没有忘记。

不上课的时候杨雪琴就向当地居民打听小学学校的事情。当时杨雪琴还在环球360会员登录沙龙校区上学,但是考虑到半年后将搬到百安校区,杨雪琴决定在五桥或者百安坝为弟弟找所学校。

人生地不熟的杨雪琴坐着公交车往返于五桥和沙龙路之间。让杨雪琴失望的是,几所小学都不同意接收她弟弟上学。见杨雪琴孝心可嘉,一所小学的校长让她到教委去问问,看能不能找到解决办法。最后,在办理了一系列手续后,位于五桥老街的一所小学同意接收杨雪琴的弟弟上学。

学校找到了,杨雪琴松了一口气,接下来就是在弟弟将要就读的学校附近找所房子。很快,杨雪琴在汽车南站附近找到了一所房子,不大,但杨雪琴很满意,房租不贵而且离弟弟的学校不远。“以后这就是我们爷孙三人在万州的家了。”杨雪琴用平时做兼职存下的钱交了定金,对房子进行了一番简单布置。

放寒假,杨雪琴再次向妈妈提出要接爷爷和弟弟跟自己一块生活,当妈妈得知杨雪琴找好了学校、房屋后,含着眼泪答应了杨雪琴的请求。

设法让爷爷弟弟适应环境

将爷爷和弟弟接到了自己身边,起初杨雪琴心里满是得意,觉得自己真的长大了,能够更好地孝敬爷爷,爱护弟弟。但因为人生地不熟,爷爷过得挺孤单。弟弟稍微好些,只是在开始的一学期需要接送,后来就跟同学们混熟了。

杨雪琴只要不上课,就会到租住屋里,陪爷爷聊天,讲学校发生的趣事,鼓励爷爷走出去跟邻居们相处。如今,爷爷再也不像原来在老家那样,叼着烟袋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没事的时候会带着小板凳跟邻居们一起聊天,玩得很开心。看到爷爷在万州生活得快乐,杨雪琴也从心底里感到开心。

爷爷毕竟是大人,弟弟让杨雪琴更操心。

弟弟在老家成绩一直不理想,老是在及格线边缘挣扎。杨雪琴给弟弟定下了目标,第一学期要考到70分以上,不然就洗一个月的碗。在杨雪琴的辅导下,弟弟的成绩稳步上升,期末考试顺利完成了70分任务。接下来是80分、85分,弟弟每取得一次进步,杨雪琴都开心不已,觉得自己当初接弟弟跟自己一块生活的决定是对的。

来到万州不久,弟弟嘴里长了一个疙瘩样的东西,杨雪琴带着弟弟去医院,医生说是“口腔囊肿”。因为担心,杨雪琴将囊肿跟肿瘤想到了一块,当时差点就懵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急急忙忙给妈妈打电话,问妈妈该怎么办。

冷静下来之后,杨雪琴带弟弟再次到医院检查,当医生告诉她只需要做一个小手术治疗时,杨雪琴提着的心才算是落了地。手术确实很小,连带着检查费用只花了300多元,当天就出院了。但是,这件事也给杨雪琴提了个醒,除了学习上,生活上还要多关心弟弟。杨雪琴怕弟弟伤口发炎和疼痛,接连给弟弟开了一个星期“小灶”,煮一些营养丰富又容易咀嚼的饭菜。

把“家”带在身边很幸福

其实有时候,杨雪琴也难免羡慕同学们在周末的时候可以带着放松的心情享受闲暇时光。同学打电话问她在哪儿时,她总是回答在家里,于是同学会说:“真羡慕你,可以随时回家。”是啊,杨雪琴想到能时常陪伴在家人身边,是应该满足:“同学们要半年才能回家一次,我可以天天回家。”

为了爷孙三人的生活过得更好,也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杨雪琴还会利用课余时间四处找兼职赚钱贴补家用。

如今,杨雪琴已经开始实习,明年就要大学毕业了,而弟弟也将小学毕业。杨雪琴决定,即使将来工作再辛苦,也要带着爷爷和弟弟,到时候父母不打工了,也跟着自己。她说:“这种感觉其实很幸福,感觉家就在身边。”

记者 陈文川

通讯员 章权 李建东 文/图

都市报电子版链接:http://dpaper.sxcm.net/sxdsb/html/2014-09/26/node_30.htm

上一条:2014年12月24日《三峡都市报》:四阳光型男每天锻炼三小时坚持了两年 三峡学院“409”寝室获评全国“百炼之星”

下一条:2014年10月9日《三峡都市报》报道:三峡学院大学生拍4部微电影获奖

关闭